明式家具种类知多少?发表时间:2022-10-07 10:29 灯挂椅 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。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。也可以说是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。 明代灯挂椅的基本特点是:圆腿居多,搭脑向两侧挑出,整体简洁,只作局部装饰。有的在背板上嵌一小块玉,或嵌石、嵌木,或者雕一简练的图案。座面下大都用牙条或券口、圈口予以装饰。四边的枨子,有单枨、有双枨、有的用“步步高”式(即是前枨低,两侧枨次之,后枨最高。)而在落地枨(也叫踏脚枨)下,一般都用牙条。两后退有侧脚和收分。整体感觉是挺拔向上,简洁清秀,这是明式家具造型的特点。所以,灯挂椅的造型,可以说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。 四出头官帽椅 基本特点是搭脑和扶手的两端,都要出头。这种搭脑出头的样式,好似明代官员所带的有帽翅的官帽,即由此而得名。 四出头官帽椅的扶手、联帮棍(扶手与座面之间的竖枨,也叫镰把棍,因其形如镰刀之柄)、鹅脖(扶手前端与座面之间的竖枨,即前腿的上半截),这些枨子的线形变化丰富多样。横竖支架的交角处,也用牙子装饰。这些是四出头官帽椅的主要特征。 官帽椅 也叫南式官帽椅,它的主要特征是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。 南式官帽椅的扶手、联帮棍(扶手与座面之间的竖枨,也叫镰把棍,因其形如镰刀之柄)、鹅脖(扶手前端与座面之间的竖枨,即前腿的上半截),这些枨子的线形变化丰富多样。横竖支架的交角处,也用牙子装饰。 圈椅 俗称罗圈椅,就是言其后背搭脑与扶手,是由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。 搭脑与扶手的曲线圆滑、流畅似罗圈,它的椅背搭脑,与元代的圈交椅很相似,一条曲线顺势滑至前方,形成两只扶手。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卷,或者不出头、直接与鹅脖相接而下,成为一个整体。 交椅 是马扎的发展,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扎。在宋代和元代,有直背交椅,也有圈背交椅。可是到了明代,直背交椅就比较少见,只留下圈背的一种了。所以也就将圈背的交椅,直接呼为交椅了。 交椅的椅圈,由三节或五节榫接而成。整个椅圈也是一条流畅自如的曲线。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之分,背板有光洁与雕嵌之别。靠背之下,依然是八根棍交结而成。可以折叠,便于交游或野外露天使用。古时行军、作战,或郊游,多携交椅。见于画作和文字记载是很多的。因为可以折叠,必有许多交叉的关节,凡是交关之处,多用金属件。不仅坚固,更增光彩。有的在背板两侧、扶手、或腿子上,施以牙子装饰。 方凳 凳子的祖先,原是指上床用的登具,相当于脚踏,后来才被用来作为坐具。 最早见的凳子形象,是汉代墓室壁画上的腰鼓形圆凳,和北魏敦煌壁画上的方凳。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,到了明代,凳子式样已经很多,造型也更优美了。明代凳子分方凳、圆凳两大类。造型方面,主要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。无束腰的都是直腿,有束腰的方腿为多,而且多用曲腿或三弯腿。腿下端,多作内翻、外翻等处理。方凳和圆凳的基本特点是共同的,那就是指没有靠背的坐具。按现代的习惯,还是称凳子为好。 坐墩 明代坐墩以圆形为多,又多在座面之下,底座之上的两端,雕一道弦纹,在弦纹中间,又雕出一排鼓钉。既简单、又有古雅之趣。因此,坐墩也被称作鼓墩。 坐墩的造型,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。开光就是在鼓身雕出不同形状的亮洞。座面的式样有海棠、梅花、瓜形、椭圆形等等不同形状。木制坐墩多用紫檀、花梨、红木等贵重木材。也有仿藤、仿竹节的木制坐墩。冬天上面覆盖皮、毛织物,夏属就用藤面。墩,是一种精巧的、富于装饰性的家具,所以贵族和士大夫家中,不可缺少坐墩。 月牙桌 就是半圆桌,取圆桌的一半。 月牙桌有直腿、三弯腿、蚂炸腿等不同形式。腿下有马蹄足或带有托泥,桌面之下,有的有束腰,有的无束腰。 炕桌 此是配合人们坐在炕上使用的矮桌,所以也可以叫矮桌。 炕桌是北方特有的家具,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,北方形成了屋广炕大,多在炕上活动的生活习俗。无论是吃饭、喝茶、读书、写字、甚至冬日待客等,都在炕上。一年里,在炕上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较多,所以北方兴用炕桌。炕桌还有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易于搬动的优点,用时摆上,不用时可撤下来立于不碍事的角落。在夏季,还可以移到室外。炕桌的用途很广,是北方家庭必备的家具。 平头案 其特征就是案面平直,两端无饰。 平头案的式样也是丰富多彩的。在卯榫结构、装饰,以及局部处理上,可说千变万化、千姿百态。 翘头案 其主要特征就是案面两端向上翘起,明代称为"飞角"。 翘头案多用挡板加以美化。 架几案 其造型特征是:两端为两只几子,架起案面。 其特点是两头几子与案面,不是一体,而是分体的家具,装配灵活、搬运方便。历来受文人的宠爱。 方角柜 其特征是柜体的各面都是垂直的,没有侧脚。柜顶没有喷出的柜沿。而门扇与立柱之间是铜合页。 方角柜的体形一般是上下同大,四角见方,门的形式如同圆角柜,有硬挤门和安闩杆两种。柜顶没有柜帽,故不喷出,四角交接为直角,且柜体上下垂直,柜门采用明合页构造。方角柜常见的有“一封书式”和“顶箱立柜”两种,前者顶部无箱;后者有箱,并与柜子成对组合,故也称四件柜。四件柜大小相差悬殊,小者炕上使用,大者高达三四米,可与屋梁齐。 罗汉床 是一种三面设围子的床,又称作弥勒榻。 大概是因为僧人常用,或者是因为在崇尚佛教的时期,世人与僧人谈经论道时常坐此床而得名。 架子床 其三面设围,四角又设立柱、床顶有床盖,形成一个四面搭架子、中间为独立空间的大床。因为床上有架子,所以叫架子床。 作为中式的高端寝具,架子床是非常人性化的,不仅床体精美的雕工和围栏上精巧的结构给人舒适的视觉享受,床屉由于其应用的环境不同,也会有所不同,像南方比较温暖潮湿,屉面就多采取棕屉或藤席,而北方气候比较干燥寒冷就大多用木板做屉,至多在上面附上柔软的铺垫,非常的舒适。 |